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地位及家庭的经济状况,本不该厚葬。孔子的感叹,实是责备那些主持厚葬的学生。二三子:一帮人,一伙人。
【语译】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打算隆重地安葬他。孔子说:“不能这样做。”但学生们还是隆重地安葬了颜渊。孔子说;“颜回呀!你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但我却不能把你当儿子一样看待。(这种违背礼制的埋葬)不是我的意思,是你那帮同学干的呀。”
【解读】
本章记载颜渊之葬。
颜渊死,共四章,顺序应该是第一“天丧”,第二“恸哭”,第三“请车”,第四“厚葬”。“天丧”章和“恸哭”章是孔子个人情感的宣泄,“请车”和“厚葬”是孔子理性的约束。个体情感宣泄可以不受群体理性的约束,至于“请车”,“厚葬”,孔子则认为应该与个人情感区分开来,按礼制规定办事,“素其位而行,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富贵行乎富贵。”不得越礼越位而行,不能徇私情而破坏礼制规则。
【原文】
1112季路问事鬼神①。子曰:“未能事人②,焉能事鬼③?”曰:“敢问死④。”曰:“未知生,焉知死?”
【注释】
f①季路:即仲由。字子路,又名季路。②事人:指侍奉君父。③焉:怎么,疑问代词。孔子认为在君父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忠、尽孝,君父死后,也就谈不上侍奉鬼神。④敢:大胆地,斗胆地,表敬副词。
【语译】
子路问孔子怎么样侍奉鬼神。孔子说;“活人都还没有侍奉好,哪里谈得上侍奉鬼神呢?”子路又问:“我大胆地问老师,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还不懂得活的道理,怎么能够懂得死呢?”
【解读】
本章孔子回答“知生”“事鬼”的问题。
孔子对“鬼神”一向采取的是存而不论的态度。据《说苑辨物篇》有一段子贡关于“死人有知无知”的提问,即灵魂有无的问题,刘向编纂的《说苑》不一定可靠,但确能说明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原因以及对鬼神存而不论的苦衷。原文抄录如下:
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
【原文】
1113闵子侍侧①,如也;子路,行行如也②;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③。”
【注释】
①闵子:即闵子骞。②行行(hà
g)如:刚强的样子。③不得其死然:只怕不得好死吧。
【语译】
闵子骞在孔子身旁侍奉,温和而正直;子路,刚强威猛;冉有、子贡,安详从容。孔子很高兴。(但又叹道:)“像仲由这样,只怕不能得善终啊!”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