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恭谨端庄,以道德追求而名闻天下,孔门德行科高材生。本章记载孔子盛赞其孝行,据《韩诗外传》载:“子骞早丧母,父娶后妻,生二子,疾恶子骞,以芦花衣之,父察之,欲逐后母。子骞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善之而止,母悔改之,遂成慈母。”闵子骞是一个大孝子,因此孔子称赞他。
【原文】
116南容三复白圭①,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②。
【注释】
f①南容三复白圭(gūi):南容反复诵读有关白圭的几句诗。南容:姓南宫,名适,字子容,春秋鲁国人,生卒年不详。孔子的学生。三复:多次反复。白圭:国君和大臣们行礼时拿在手中的珍贵而莹洁的玉器。这里指《诗大雅抑》中的四句诗:“白圭之玷(dià
),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白圭的污点还可以磨掉,言语中的错误,就无法收回了。”南容用此诗告诫自己说话、做事要谨慎小心。②妻qì之:嫁给他。妻:名词活用作动词。
【语译】
南容一天到晚把《诗大雅抑》中的四句诗:“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反复诵读,孔子就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容。
【解读】
本章记载南容和孔子的行事。
南容崇尚道德,为人谨慎,他能做到“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世清不废,世浊不污”。口中经常吟诵《诗经大雅抑》中的诗句: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表明他言语也很谨慎。因为他处事谨慎,善于保护自己。深得孔子赏识,将其兄之女儿嫁给了他。
【原文】
117季康子问①:“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②。”
【注释】
①季康子:姓季孙,名肥,谥号为“康”。鲁哀公时为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②亡:通“无”,没有。
【语译】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了。”
【解读】
本章孔子答季康子“弟子孰为好学”的问话。
“弟子孰为好学?”同样一个问题,季康子问,哀公亦问。孔子答哀公多出“不迁怒,不贰过”六个字,孔子答季康子,少此六字,孔子回答详略不同。季康子专横跋扈,权倾朝野,孔子对季康子的提问不屑答,也不愿多答,问什么答什么,问一答一,绝不答二。同样季康
f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哀公问“何为则民服”,孔子所答亦不一样,参见《220章》。哀公懦弱,大权旁落,孔子则寄予深切的关注和同情,告诉他处理政务的方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