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卒年不详。性格宽和仁厚,为人谨慎,办事认真,善于处理日常事务。年轻时略显躁动而多言,其德行修养受当代及后世的极力推崇,孟子称赞他对孔子思想的研究“具体而微。”(《孟子公孙丑上》)不幸的是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患上了不治之“恶疾”,纵使他极富才华,终无法施展,自惭形秽,终日闭门不出,以谢天年。
仲弓(公元前522-?):姓冉,名雍,字仲弓,春秋末年鲁国人。小孔子29岁,卒年不详,冉雍为人仁笃厚道,任劳任怨,气量宽宏,不善言辞,有南面临政之才。孔子赞扬他“雍也可使南面”,终身笃行仁德,提出“居敬而行简”的治国方略,子贡评价他:“在贫如客,使其臣如借,不迁怒,不深怨,不录旧罪,是冉雍之行也。”(《孔子家语弟子行》)。
宰我(公元前522-前458年):姓宰,名予,字子我,也称宰我。春秋末年鲁国人。小孔子29岁。宰我天资聪颖,好学善思,以能言善辩著称。语言平实,鞭僻入里,切中肯綮,口才还在子贡之上。宰我思想开放,大胆思考,不拘礼节,勇于创新,他对儒门守丧三年,大胆革新,主张守丧一年,有理有据。孔子对他批评也较多,有名的批评是,他白天睡觉,孔子大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粉刷)也。”
f子贡(公元前520-?):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也作子赣,亦称卫赐。春秋末年卫国人。小孔子31岁。子贡天性聪颖,思路敏捷,利口巧辞,善于交际。子贡出身寒微,师从孔子之前即从事商业买卖,家累千金。后多次在鲁国从事外交活动,先后出使晋、齐、卫、吴、越等国。孔子多次称赞他:“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说能与他一起讨论诗歌,“告诸往而知来者”,说他能举一反二,聪明颖悟。子贡自己也说:“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逝世,他守墓达6年之久。
冉有(公元前522年-?):姓冉名求,字子有,亦称冉有、冉子。春秋末年鲁国人。小孔子29岁。冉求性格活泼、乐观开朗、多才多艺。孔子多次在别人面前盛赞冉求的政治才干,“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经济管理才能也十分突出,帮助季康子改革田赋制度,增加税收,虽然遭到孔子的批评,但却也充分展示了他的理财才能,冉求的勇武精神和军事才能在孔门弟子中也是很突出的。
季路(公元前542年-480年):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春秋末年鲁国人。小孔子9岁。子路为人刚勇威猛,耿介正直,率真粗莽,重信守诺,是孔子忠实的保护者。孔子曾评价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