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厚重,鲁者必诚朴,辟者才必高,者性必直,此皆圣门气质有偏而未为习染所坏者。愚者充以学问,鲁者励以敏求,辟者敛以忠信,者文以礼乐,只因其好处,克去其偏处,便可至于中庸,故语之使知自励也。”
【原文】
1119子曰:“回也其庶乎①,屡空②。赐不受命③,而货殖焉④,亿则屡中⑤。”
【注释】
①庶:庶几,差不多。②屡空:经常空匮。指缺衣短食非常贫穷。③赐:即端木赐。“赐”为子贡的名。不受命:不能安受天命。即不听命运安排。这里指没有得到公家准许就去做生意(古代经商需由公家决定)。货殖:囤积货财以谋利。即经商,做买卖。④亿:通“臆”。猜测,估计。
【语译】
f孔子说:“颜回算还可以吧,可是他经常短衣缺食。端木赐却不信天命,去做生意,可他猜测行情,每每都能猜中。”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颜回和子贡的评价。
这一章多有人说“贤颜回而讥子贡”。其实不对,本章所记两人,一个是颜回,“素贫贱行乎贫贱。”一个是子贡“素富贵行乎富贵。”均是“素其位而行”,各自依道而行。孔子在《里仁篇》中又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子贡是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颜回是也。各自依道确定取舍,不存在贤此讥彼。一个安贫乐道,一个热衷经商。再则孔子并不排斥经商,他说:“邦有道,贫且贱,耻;邦无道,富且贵,耻。”在天下太平,国家清明的时候,有道之财,何乐而不取呢?孔子自嘲似的也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孔子不仅没有贬斥子贡,而且大加赞扬:“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赐不受命。”子贡不接受天命的安排,而运筹帷幄,利用智谋去经商,将货物由甲地贩运到乙地,使其增值,对商业行情料事如神,“亿则屡中。”用实际行动打破天命的安排,在“道”的规范下越位而求其富贵,而后“行乎富贵”。
孔子不曾“贤颜回而讥子贡”。
【原文】
1120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①,亦不入于室。”
【注释】
①不践迹:不踩着古人的脚印走。践:践踏,踩。迹:足迹,脚印。
【语译】
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孔子说:“(如果)不踩着古人的脚印走,学问和道德修养到不了家。”
【解读】
本章子张问善人之道,孔子以传承和创新为答。
孔子认为“善人”的境界很高,仅次于圣人。孔子在《述而篇》中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圣人、善人,孔子不曾看见,其境界可想而知。孔子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