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设计
专题名称:对父母,你的理解尊重有多少?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父母的辛苦,亲子交往的障碍的原因,学会体谅父母,掌握与父母交往的技巧。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课堂上表演和师生交流的课堂活动,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活动感悟父母的艰辛和对子女的一片深情,激发他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二、学生背景和教学背景分析当代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发展,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会对学生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家庭是孩子最初生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社会化进程中的首期教育者。家长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含辛茹苦,可谓费尽了心思。但是,作为孩子未必能够理解体会家长的苦心。亲子交往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十分久远、普遍而且极为稳定;由于亲子关系具有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所以亲子关系中的父母和孩子双方是不能选择和改变的;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亲子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学生怎样才能够掌握与家人保持良好的交往,是心理活动课的内容之一,教会学生如何理解亲人、体谅父母、承担家庭责任等等。本课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倾心与教师交谈,谈出自己真实想法的气围,在这种气围中,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到父母的难处,体验到自己应该理解和体贴父母,从而达到学生能够自己反思自己的过失,为建设自己美好、温馨的家园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三、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亲子交往的现状,初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四、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艰辛,学会体谅父母、理解父母,掌握与父母交往的方法和技巧。五、教学时间及课时安排:共2课时(4545分钟)六、教学特色:以点带面,层层深入,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问题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父母对孩子艰辛付出,懂得与父母相处之道,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七、教学形式:
情境创设;角色扮演;问题讨论;
八、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九、准备工作:确定活动场所,摆置桌椅;确定几个学生参与情景创设,排练;十、教学流程(每一环节要标明清楚,注明需要花费的时间):(一)、话题导入(15分钟)
主持人上台:甲:世界上有一种琐碎的爱,她的名字叫母爱。阴雨时节,一把雨伞送来了她的深情,傍晚时分,一杯牛奶送来了她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