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中文名称:统计学基础二、课程英文名称:STATISTICS三、教材选择:统计学基础第二版,苏爱艳、李杰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四、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五、学时:本课程18周72课时。六、课程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原理和方法。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研究现实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结构和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打基础。
本课程要求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高等数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大学数学课程,并且完成了经济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统计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后者主要以抽象的一般性数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是统计学的基础,而统计学是以数学方法为主,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方法论科学。统计学与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是对这些理论和知识运用于现实分析研究的量化工具。统计方法能够使得经济管理问题研究更为系统和精确。八、教学方法:
授课与讨论,Excel运用相结合。九、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以作业成绩、课堂考勤为主,笔试为闭卷考试,总成绩由考试和平时成绩综合评定而成。十、教学进程安排表:
序号
章节教学内容
理论
学时实践
合计
1
第一章认识统计
6
6
2
第二章统计调查
3
第三章统计整理
4
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5
第五章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6
2
8
8
8
8
8
8
8
1
f6789合计
第六章抽样调查与推断第七章动态数列分析第八章统计指数分析第九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7
6
9
9
10
10
8
8
70
2
72
十一、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认识统计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统计”一词的涵义,统计研究对象及特点;了解统计活动与统计学的产生何发展过程;重点掌握统计学中几个基本概念;了解Excel在统计分析中的主要功能及其使用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统计学的基本问题(一)对“统计”一词的理解(二)统计活动的产生与发展(三)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四)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五)统计的基本任务和职能第二节统计的工作过程与方法(一)统计工作过程(二)统计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三节统计学常用的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二)标志、标志表现和变量(三)指标和指标体系
2
f第四节初始Excel的统计功能(一)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二)统计函数(三)图表向导功能三、思考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