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的教育理想,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抓住各阶段重点,按年级、分层次、有侧重地持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2、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分管,下设德育处、团委、年级组、学生会、班主任的德育管理网络。3、强化德育科研,坚持和完善主题班会制度,提升班主任队伍专业素养,通过校本培训,培养一批年轻的骨干班主任。4、完善学生评价机制,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理念,进一步改进评价方式和操作方法。创建学生、班级和班主任三级成长档案,通过成长档案,加强学生成长的过程性评价,形成学生、班级和班主任三级校本学生评价体系。5、构建全员、全程育人体系,畅通学科教学育人主渠道;开发特色德育校本课程;重视家庭和社区的教育作用,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创设更多机会让家长参与学生教育活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育平台和网络。6、拓展德育途径,创新德育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借助校外教育资源,强化道德体验,把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二)课程文化建设工程
5
f1、深入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中外现代教育理论,用以指导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和教学改革,构建体现学校文化追求的特色课程体系,激发教师投入课程改革的热情和学生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积淀课程文化。2、实现课程多元化,教材多样化,教育方法最优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着力优化班级“小课堂”,全面开发校园“中课堂”,拓展延伸社会和自然“大课堂”,深化“自主学习,分层达标”中心课题,出成绩,出成果,出经验。3、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足上好国家规定的课程和地方课程,注重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将书法、健美操等纳入校本课程,研究开设选修课,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强力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抓好各项工作的分步实施,务求实效;在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上倡导“三化”,即活动常规化、过程最优化和教育意义最大化。4、积极倡导创建书香家庭、书香教研组、书香班级,实施师生读书计划,通过开展读书沙龙、读书演讲比赛活动等,推动营造书香校园。(三)环境文化建设工程1、学校硬件建设:完成教师公寓、学校食堂和运动场硬质化的建设,努力使校园更健全更完美。2、校园环境:做好广播音响、书香园地、校刊橱窗、文化长廊、社团活动、人际关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