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理创新
电网企业要当好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就必须以适度超前建设电网为第一要务,以电网建设为主要投资方向,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发展网。研究新的投资管理机制,改变现行投资方案的评估办法。投资方案的评价应从公司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以是否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投资综合价值最大化为标准,坚持技术安全和财务效益的协调发展,而非仅考虑财务因素,只算经济账,不算技术、安全、投资超前、社会责任等“政治”账。电网建设项目投资应依据电网总体规划,以预算所决定的下一年度的负债率等指标为控制目标,合理确定投资规模,根据“保抢建、保迎峰度夏、保投产、保续建、适当安排新开工项目”的原则,平衡主网、城农网、技改和小型基建的投资比例,统筹兼顾,均衡安排。2008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全面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创新型的财务管理应将资产管理前移至规划建设阶段。
234进行风险预警与控制,实现风险管理创新
风险是影响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将面临更加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新挑战;一系列新法出台实施,也可能引发一些新的矛盾和冲突;同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时,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加大、巨额担保的增加、应收账款的滞收、生产资金的短缺、资产负债率的攀高等,企业存在巨大的财务风险。当前,我国电网企业也进入了超速发展的扩张期,建立资产财务状况评价体系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要对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有效识别,评估控制现金流量、综合分析评价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使企业具备自动预警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财务风险的计量、报告和控制系统,以便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
f近年来,冰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影响,电网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的各种风险,要求电网企业必须积极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为此,企业管理者要增加忧患意识、风险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认真排查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隐患,制定风险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主体、处理程序和具体办法;同时,采取各种措施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事态控制、平息在初发阶段,做好善后工作,切实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安全稳定,减少和避免风险突发造成的损失。
235提供动态实时的财务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