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b必审要素:41、423、424、83、85222评审、复审:集中式3.审核的依据:质量体系标准、质量文件、合同。31内部质量审核的首要依据;311例行周期审核:
质量文件: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其他质量文件312接受第三方审核前的审核:质量体系标准312接受第二方审核或对客户投诉进行调查:合同要求。32第三方审核的首要依据:质量体系标准(与委托方约定的)33第二方审核的首要依据:合同。4.内审员培养及管理41选拔、培养适当数量的内部质量审核员411能力符合要求412不集中于某一部门413数量满足需要,及时补充。
f第6页共19页
42业绩评价审核工作管理机构应通过对审核工作的考察或其他途径,不断评价审核员的表现。应利用由此得到的信息改进审核员的选用,提高其业绩,发现不良表现。
43审核员的一致性不同审核员在同等条件下对同一活动进行的审核,应取得相近的结论。审核工作管理机构应确定衡量和比较审核员业绩的方法,以达到审核员之间的一致性。这些方法有:
431审核员专题培训;432审核员业绩比较;433审核报告的评审;434审核组之间审核员的轮换。44培训
审核工作管理机构应定期研究是否需要对审核员进行培训,并且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持和提高审核技术。5固定内容的核查表
当一个组织的质量体系刚刚投入运行时,由于其审核员的经验较为欠缺,因此可以制定内容固定的核查表以帮助其进行审核,当审核员的经验足以保证其审核质量时,应取消该核查表,以免束缚审核员。
6.审核程序策划61建立审核组62文件审核63审核准备64见面会65现场审核66总结会67跟踪审核(详见第三讲)
二、实施策划及准备
1组织(内部审核):建立内审的管理部门2年度内部审核计划21进行滚动式审核或进行两次以上集中式审核时,应制订年度计划。22滚动式适合于大型组织23集中式适合于小型组织24滚动式内审计划制订时应注意:241一年内应覆盖全部要素和区域;242视各区域的重要性和运行状况可安排不同频次;243考虑组织的生产季节特点。3建立审核组31审核组的适宜组成
为了使每次任务所需的技术都得到适当的保证,审核工作管理机构在为每次具体的审核工作选择审核员和审核组长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311审核所依据的质量体系标准种类(如生产制造、计算机软件或服务标准);312服务或产品的类型及其相关的法规性要求(如保健、食品、保险、计算机、仪器仪表、核设施);313是否需要某一方面专业技能或技术专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