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显然并无专长。这也许是国美电器现有管理层一致“反水”并加入“去黄”队伍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次控制权之争已经让黄光裕伤透了脑筋,因此,假使今后其继续管控国美电器,一定会在对董事会授权问题上,以及董事及代理人选聘问题上都保持高度的谨慎。黄光裕也许十分后悔自己在入狱前对家人能力的不信任,反而亲笔签字授权委托王俊洲、魏秋立全权代表他本人,而没有委任自己的亲属。如今此二人已与国美电器管理团队一起公开表态与陈晓共进退。可见,在利益面前,对某些人而言,忠诚确实只是一个传说。由这件事也可看出:有人指责黄光裕一心想把国美电器变成家族企业,是站不住脚的,他曾经率性地公开表示说他选择陈晓就是选择了最好的职业经理人。但是很不幸,他选错了一个人,看错了一堆人。也许,黄光裕还在后悔自己以前在激励方面做得不够吧?案例评议:谁应该被支持?黄光裕无疑是一个经营奇才,据说他讲信义,不害人,否则也不会在商场上左右逢源、屡建奇功。据说他这个人的致命弱点是疏于防范,加之进取心切,难免误入歧途。同时本人也一直以为:黄光裕的身陷囫囵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我们身处的时代背景,有太多不尽人意之处,值得反思、有待进化。2008年12月《金融投资报》曾经就黄光裕先生的问题采访笔者,笔者从企业管理与资本运作的角度讲过一段话:“企业做大了,不可避免地要与金融市场以及资本市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产业资本需要注意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关键之处是,金融市场与企业经营存在很多不同之处,资本市场尤其有着自身非常复杂的法规制度,要求所有参与者严格遵守。违背诚信的行为,或许可以在市场上风光一时,但只要民举官究,就会危及企业的整体安全,得不偿失。”当时以为,黄光裕的宣判也许会结束国美电器的危机和动荡,没想到这么快又发生了如此激烈的控制权之争。个人以为,黄的过错已接受了法律的惩罚,他毕竟还是创业者和大股东,时过境迁后,以他的经营才干,应该还能继续其经营神话。败军之将窃得高位,如今却落井下石,欲鸠占鹊巢,有失厚道和信托责任。这还不如黄光裕的“一言堂”。产权界定“谁
f投资谁拥有所有权”,控制权则一看股权,二看沿革。如此排挤创业者和最大出资者,这难道就是我们崇尚的商道?国美的鹬蚌相争,不是常规的控股权之争,是控制权之争,必须承认这已经很新鲜了。其背后是境外资本对国内家电零售业狼子野心的资本搏斗。如今境外机构投资者们成了香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