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0118《中国文化概论》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中国文化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念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中国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介绍分析,掌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基本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引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关心和思考,培养新时代的人文精神,以期有助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1)该课程的考试为闭卷考试,试卷主要由四种题型组成,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题型说明题型一:单项选择题题型二:名词解释题题型三:简答题题型四:分析题题型五论述题本考试指导使用说明: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201303学期6月期末考试使用,包括正考和重修内容。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中未给出答案的部分请参考课程讲义或笔记,如果在复习中有疑难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提问。最后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二、复习重点内容
绪论(1)了解“文”“化”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概念与西方传统的“文化”概念的区别。了解文化的本质。掌握文化与文明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文化的本质文化并不是某个物体或实体,它不是在某个地方、某个时刻单独存在的“实在物”,也不是作为一些人的专业或职业的某个固定活动领域、某种特定的活动方式。文化是在人的一切思想、情感、活动及其结果中所包含并显现出来的特征、属性和意义,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其中包含并显现出来的“人”(人的生存发展状态、能力、方式和水平等)本身。文化,实质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指按人的方式改造整个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指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来提高人、装备人、造就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更完善。人类就是这样在不断改造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自己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人的生存发展的方式、过程、状态和结果本身,用一个整体性的抽象概念描述出来,给它命一个动词式的名字,就是“文化”。需要说明的是,在文化的创造、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
f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文化的出发点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进而也改造自身即实践的人。(2)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