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4《实验心理学(下)》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可能包括以下几种题型:1、单项选择题2、简答题3、实验设计题
二、重点复习内容
第八章传统心理物理法(一)心理物理法概述1、传统心理物理法的产生与发展心理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心身之间或心物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精密科学。2、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传统心理物理学的基本假设,只有当物理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我们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列强度。操作定义:50%的实验次数被正确判断的(即报告有)那个刺激强度。绝对感受性:对物理刺激感受的最低强度的感受能力。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这种刚刚能引起我们某种感觉差别最小刺激变化标准刺激vs比较刺激)。操作定义:在50%的实验次数中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差别。相对感受性或最小可觉差:对物理刺激强度变化的最低强度的感受能力。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3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韦伯定律含义:对于某个特定的感觉来说,差别阈限△I)与标准刺激强度(I)的比例是一个常数。韦伯定律△IIK(韦伯)对数定律SclogI(费希纳)a幂函数定律SbI(斯蒂文斯)3、阈限的性质(1)传统的阈限理论(高阈限理论)(2)神经量子理论(3)信号检测论4、测定阈限的方法极限法:最小变化法、平均误差法、恒定刺激法。平均误差法也叫均等法,调整法。它具备以下特点:(1)被试积极参与,实验过程中由被试本人调整刺激的变化,在接近阈限时,被试可以反复调整刺激,以减少刺激的起始点对结果的影响,直到被试自己满意为止。(2)通过↑和↓两系列求出刚刚不能引起和刚刚引起感觉的刺激值,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感觉的绝对阈限。(3)要求被试判断什么时候St与Co相等,直接给出PSE,且其在IU内。被试的反应不是口头报告,而是调整的等值。(4)刺激量是连续变化的。
1
f(二)三种心理物理法的比较(六)传统心理物理量表1、心理物理量表的分类: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2、制作心理物理量表的常用方法(1)数量估计法(2)感觉比例法(3)差别阈限法(4)感觉等距法(七)常见误差1、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2、空间误差3、动作误差4、时间误差5、其他误差第九章信号检测论(一)信号检测论的起源Ta
erSwets(1954)最早在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