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
环与政策子系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67269页。此外按照政策工具的
不同主体进行的划分也较为常见注参见
Private
。。在对政策工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学者们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考察不同政策工具的基本特征区分政策工具在不同条件下的优缺点
积累了关于多个领域政策工具选择、组合与优化的知识注参见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
《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67269页。
并由此建立了政策工具的选择标准。如彼得斯提出了包括观念、制度、利益、个人与国际环
境等在内的“5I框架”注参见BGuyPeters“ThePoliticsofToolChoice”i
LesterMSalamo
ordU
iversityPress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002pp553559。萨拉蒙则采用了强制性程度、直接性程度、自治性程度和可见性程度四个分析维度注参见
。。
对于公共管理学而言政策工具理论的引入一方面使政府内部体制改革的理念和战略能够落实到操作层面另一方面使得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多元化机制得以实现。政策工具的理论资源使政府改革从“市场主义和管理主义”、“划桨、掌舵还是服务”、“摒弃官僚制和再造政府”等理念争论层面深入到具体如何落实政府改革的政策措施层面。同时政策工具的拓展将管理方式从“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绩效评估”等方式扩展到了“资产出售”、“标杆管理”、“雇员授权”与“合同外包”等方面。在公共管理与服务机制方面从原先简单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三分到根据是否涉及政府规则、是否需要政府支出分类按照使用的资源类别、政策目的以及强制性程度和国家干预程度等多元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并且制定了逻辑一致的工具图谱。使公共管理与服务机制扩展到“直接供给”、“公共事业”、“管制”、“税收和使用费”、“产权拍卖”、“补贴”、“信息和劝诫”、“私人市场”、“资源性组织”以及“家庭和社区”等多种与当代公共管理与服务环境相适应的政策工具上来注参见陈振明《政府工具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对于公共政策学而言政策工具理论丰富了政策执行阶段的理论资源胡德甚至将政策执行看作政策工具选择的管理过程注转引自吕志奎《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政策执行研究的新视角》《太平洋学报》2006年第5期。。在当代中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需要通过具体政策的出台来落实政府经济调控、市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