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成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和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打造区域创新网络和科技交流合作平台。探索跨区产业园区共建,共同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位居国际前列的产业集群。
(四)加强重大项目推进力度9加快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和储备。积极引进一批引领性强、成长性好、带动性大的产业项目,统筹推进全市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加快项目落地、开工和竣工投产,提升项目数量和质量,确保产业投资规模适度增长。瞄准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民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大飞机、智能制造、先进传感器及物联网、新型显示、北斗导航及空间信息、创新药物与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度假区、世博园地区、虹桥商务区等标志性区域和服务业集聚区的重大项目建设,深化“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建设。10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出台促进军民融合有关办法。协调保障涉军重大专项和军工科研生产任务顺利实施,组织一批军民融合重大项目落户,全面完成国家赋予上海的国防科研生产任务。组织实施“国防强基工程”,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
5
f项,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填补空白的民口配套产品和技术。鼓励军工单位采用先进适用的民用技术,启动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五)全面提升经济质量水平11加快提升质量和标准。推进产业提升品质、提高效益、强化绿色、增强辐射和迈向高端。实施千项工业精品创造计划,加强产品质量攻关。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组织攻克一批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建设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体系,以及检验检测、质量和标准化等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开展“上海品质”建设试点工作,培育一批质量标杆企业。大力发展标准化服务体系,推出上海制造、上海服务、上海设计等系列评价标准。12支持自主品牌振兴和发展。实施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核心的“三品”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发扬工匠精神,扶持品牌培育、运营和评估专业服务机构,创新提升老字号品牌,加大商标保护力度,有力推进品牌建设。13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决调整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建立“压减”与“新增”引导对接机制,完善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鼓励支持资源要素盘活再利用,打造产业结构调整盘活信息服务平台。
三、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牢牢把握世界科技进步大方向、全球产业变革大趋势,立足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实施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