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简单的对自己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二)幼儿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1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1)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2)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3)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4)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评价。2幼儿自我体验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1)从初步的内心体验发展到较强烈的内心体验;(2)从受暗示性的体验发展到独立的体验。3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1)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控制策略;(3)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父母控制特征的影响。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作业二一、论述题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答:答: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一)情绪的社会化。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儿童的成长,情绪情感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因此,情绪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情感的发展过程。社会化是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学前儿童情绪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例如,美国心理学家爱姆斯利用两年的时间,对儿童交往中的微笑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从1岁半到3岁,非社会性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交性微笑的比例则有所增长。法国心理学家列鲁阿布斯旺类似的研究表明,在同一情况下,8岁儿童比4岁儿童在看电影时的情感交往次数有所增加;4岁儿童看电影时主要同教师交往,而8岁儿童则主要同邻近儿童交往。以上两个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儿童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儿童与老师的情感交往多于与同伴的情感交往。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1岁以内儿童情绪反应的主要动因。而13岁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了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事物外,还有大量与社会需要有关的事物。34岁的幼儿,情绪动因处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幼儿有要求别人注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