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作业一一、选择题1.自然实验法的特点是(B)。A.所有实验条件是严格控制的B.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些条件是受控制的C.在儿童的正常生活条件中观察其行为D.根据一定的实验项目和量表,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别2.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D)。A.神经活动参与B.口腔与手的协调C.手与脚的协调D.眼手协调3.儿童的再认要比再现(A)。A.发展早并好于再现B.发展晚,但好于再现C.发展晚,但比再现差D.发展早,但比再现差4.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C)。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5.学前儿童想象萌芽的表现形式是(A)。A.动作和语言
fB.记忆和动作C.记忆和语言D.语言和情景6.具体形象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C)。A.感知B.动作C.表象D.语词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1~3岁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B.3~6岁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C.3~6岁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D.3~4岁是高级的心理过程逐渐出现的时期8.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D)。A.视觉B.听觉C.嗅觉D.触觉9.消极词汇是指(C)。A.不能理解也不能运用的词汇B.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C.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D.能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10.关于情绪在儿童心理活动中的动机作用最恰当的观点是(A)。
fA.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B.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C.使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D.阻碍儿童去做不良的行为11.儿童情绪的动因处于以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是(C)。A.1~2岁B.2~3岁C.3~4岁D.4~5岁12.儿童运用情境性言语最多的是在(D)。A.复述故事时B.看图复述故事时C.看图讲述故事时D.不看图而独立讲故事时13.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是(B)。A.同情B.移情C.分享D.合作14.关于“个性”的理解,下面不正确的观点是(C)。A.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B.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C.人的所有的行为表现都是个性的表现
fD.同一年龄的人身上存在明显的共同特征15.幼儿园老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C)。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B.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C.幼儿的情绪容易受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