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户户,莫不以墙为界,高的、矮的、砖的、竹篱的,仿佛有墙才有安全感,似乎有大门才有威严。我们的大学是它的师生之外的人是封闭的,即使你对知识和真理,对学术有无限的向往,也不能向你开放。r
r
而美国的教育理念却是不拒绝任何一个学习和渴望真理的人,以透明开放的情怀,欢迎真诚和真理的追求者,美国人对空间的极端崇尚和高度敏感,使他们习惯以空间代替围墙来维护自己的领域,并作为一种隐私的调节机制。学校、企业、州府和市府大厦、甚至私人别墅等,都没有围墙。比如,我的四个房东,他们每天早晨把车从车库里开出来以后就走,至于二楼、三楼的门和窗子,他们从来也没有关过。但是,美国人对学校、家宅与外界接壤的领地界限的意识十分敏感,或者说这种无形的界限在他们的心目中一清二楚,绝不非礼地越雷池一步,不经允许绝不进入他人的领地。r
r
在康州豪特克斯中学(hotchkiss)(高中),中文教师于立军告诉我,该中学的所有功能时都是24小时开放的,真正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来这里的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进入图书馆、实验室、健身房,可以在任何一台微机上,阅览、下载打印资料,可以在任何一个实验平台做实验、在任何一个健身房运动健身、在任何一架书前阅读查阅资料。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它的所有课程资源是对每一个来这里的人开放的。r
r
我想,美国的学校、家庭、以及公共场所没有围墙,没有大门,这是否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自由和开放呢?更深层的,使他们对思想和学术文化的悦纳和包容汲取,从没有大门没有围墙的外观上,我们是否可以联想到美国是一个自由地、开放地、民主地国家这一重大意义上来呢?r
r
行走在美国,发现,没有围墙的不仅是大学和中小学的校园,还有他们的国会、纪念馆、航天中心、艺术馆、博物馆,甚至造币厂,还有无处不在展示他们历史文化的纪念堂、教堂、公园,甚至白宫和最高法院。不同年龄、不同信仰、不同皮肤、不同种族、不同政见、不同价值观的人,都在没有围墙和厚门的每一座大厦,每一个议事厅,每一间展室,每一个包含美国精神意志的空间,都可以在美国认同享受到课本上装不下的,写着美国理想意志、写着科学真理的,标志着美国国家、社会、民族、历史、文化、生活的课程资源,并在无声的潜移默化中认同和创造属于美国,也属于人类的文明。成功的大教育不仅要盘活大学校园内的高端学术课程资源,中小学校园内的基础的课程课程资源,更需要打开国界,打开围墙,敞开大门,开发利用国家的、社会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