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生活的课程资源。r
r
我想,我们的校园不一定要打开有形的围墙,去掉有形的大门,但是我们的大学以及中小学校已有的课程资源,需要向所有的学习者最大限度的开放,最大限度地减少闲置和浪费,我们的公共图书馆,纪念馆,公园,景点,甚至政府机关,甚至法院,也不一定效仿美国,去掉围墙和大门,去掉标语和门牌,但是,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开放理念,以更宽广的胸怀,让更多的人享受我们国家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生活的课程资源。r
r
r
r
2.润物无声的教室文化r
r
在我们访问过的学校里,你可以看到老师们把自己的第二个家(教室)布置得极具特色:突现自己学科的特点、教师自己个人的风格和对学生的关注。推门进去,教室里铺着软软的地毯,空调总是调节到最适合人体的度数;室内备着微波炉、饮水器、电动转笔刀等;老师的办公桌就在教室的一角,有电脑、打印机等;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具在教室里摆放,各种小礼物摆放在教室四面的书架上,或是实验平台上,我在豪森中学丽莎老师的历史教室里后面的平台上,看到了山东省教育厅赠送给她的小礼物。教室就像学生温暖的个人书房,随手可取书,随时可以上网查阅资料,随便可以复印和打印自己需要的资料。学生可以随时取用,比如美国地图、世界地图、各国国旗以及地球仪等;与学生身高相匹配的书架,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轻易地拿到字典课外书等书籍;其中充分展示个性的“墙文化”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r
r
置身于课室,你会感觉到强大的信息冲击波从上到下向你袭来,教室四面的墙壁上,书架上,平台上,办公桌上,天花板上,排放挂满了各种与学科有关,与启迪开发智慧有关,与审美情趣有关的物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班规、作息时间表以及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登记表,老师提供给学生的自选作业题目,课时背景资料。第二类是学生的作品。有他们稚气的图画,充满想象力的作文,还有他们已经完成的作业,每个学生的作品。我见过有一个班教室墙壁上张贴着每个学生的自我介绍,有照片有对自己性格爱好的陈述等等,照片上他们无一例外地微笑着,自信而成功。第三类是励志铭,不只在墙壁上甚至在门楣上都贴满了一些鼓励的警句如:Respectselfa
dothers(尊重自己和他人);Do
’tsayca
’t(不要说不能);Neversay
ever(永不说不);Iamproudofyou(我为你骄傲);Igiveitmybest(我尽了最大的努力)。第四类是知识窗。墙上有很多英语单词词组辨析,词根表,科普知识等等。第五类是宣传栏,有些类似我们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