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我国水体污染的现状。2酚、多氯联苯和藻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水体其它相关标准。4水体卫生防护和监测的基本方法。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4学时。实验课:8学时。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细菌总数、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富集作用。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1水的卫生学意义,水资源的种类及卫生学特征。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物理性状指标(水温、颜色、臭和味、浑浊度),化学性状指标(pH、总固体、硬度、含氮化合物、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氯化物、硫酸盐、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有害物质等),微生物学性状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病毒)。2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工业废水污染及特点、生活污水污染及特点、农业污水污染及特点。水体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物的主要来源。3水体的污染、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各种水体的污染特点。我国水环境污染概况。水体污染的自净及机制:水体污染的自净作用,水体自净过程的特征,水体自净的机制。水体污染物的转归:污染物的迁移,生物富集及转化作用。4水体污染的危害:生物性污染的危害,化学性污染的危害(汞和甲基汞、酚、多氯联苯),物理性污染的危害:热污染及放射性污染。5水环境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自主学习)
f6水体卫生防护:清洁生产的概念,清洁生产的内容,实现清洁生产的手段,工业废水的利用与处理,生活污水的利用与处理,医院污水的处理。我国污水处理现状。
7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污染源调查、水体污染的调查、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水体污染的监测:江河水系的监测、湖泊水库的监测、海域的监测、地下水的监测。水体的卫生监督和管理,水体污染紧急事故处理。
(二)实验课:1实验内容:地表水质量监测;水体污染物监测。2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3实验目的及要求:进一步理解水体污染物的测定技术和技巧。提升实际检测能力。
第五章饮用水卫生
目的要求:
一、掌握:1用水生物学污染与介水传染病的相关知识。2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与健康的相关知识。3饮用水卫生标准及其制定原则和依据。4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各项指标的卫生学意义。5集中式给水水源选择的原则和卫生防护。6集中式给水水质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二、熟悉:1饮用水化学污染与中毒的相关知识。2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的相关知识。3集中式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