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环境卫生学》本科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编号:11020202课程名称:环境卫生学英文名称:E
viro
me
talHealth总学时:90学时(理论授课:50学时;实验课:40学时)学分:5学分适用对象: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实验考核(10)、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和课程网络阶段考核期中考核(10)。
《环境卫生学》课程是预防医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必修课程。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阐明环境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为制订环境卫生标准提供卫生学依据,并研究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的对策,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的科学。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一)使学生在全面了解我国环境卫生学发展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环境卫生工作的理论、方法、技术,具备在防止环境污染、预防疾病等环境卫生实践工作的技能,从而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以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开展环境卫生工作。
(二)学习者应掌握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环境因素在时间、空间上的数量变化和人体的负荷,掌握自然环境(水、大气和土壤等)与人类健康的和谐统一,和与人类可持续性发展辩证关系。
(三)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开展环境卫生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将来从事环境卫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f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讲授与实验技术操作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开展环境卫生工作的基本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讲授,但可适当补充本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及最新研究成果。
教学方法力求启发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并通过课间实习与生产实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科研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开创性。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启发式教学,教学已理论讲授、多媒体课件为主,并辅以案例讨论和自主学习。为增加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和社会的需要,所有章节包含重要专业英文和介绍相关的专业阅读材料。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环境卫生学的含义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2环境介质、环境因素及相关内容的重要概念。3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二、熟悉:1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及人类环境的组成。2阐述机体(基因)环境的相互作用对推动今后环境卫生学发展的作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