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的基本方法。三、了解:1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2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制定的历史沿革。3卫生标准值与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水平的相对意义。4我国用水量标准的卫生学意义。5氯化消毒技术以外的水质消毒技术。
f6水质的特殊处理和深度处理方法。7配水管网的卫生要求。8涉水产品存在的卫生问题。9分散式给水的卫生学要求。10农村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的基本方法。11饮用水水源污染应急事件的调查处理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4学时。实验课:8学时。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介水传染病;氯化消毒;有效氯;需氯量;加氯量;余氯;游离性余氯;化合性余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1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饮用水污染与疾病:介水传染病及流行特点,化学性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2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制订原则;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制订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饮用水水质标准。3集中式给水水源选择的原则,水源卫生防护,取水点和取水设备。氯化消毒的原理、影响因素,氯胺、二氧化氯、臭氧消毒的比较评价,紫外线消毒。4分散式给水的卫生要求:井水卫生、泉水卫生、地表水卫生、雨雪水的收集。桶装水卫生。(自主学习)5涉水产品的卫生要求:涉水产品存在的卫生问题,涉水产品的卫生监测和评价。6饮用水卫生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集中式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农村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应急事件的调查和处理。(二)实验课:1实验内容:饮用水水质标准质量监测;饮用水消毒;涉水产品的监测。2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3实验目的及要求:进一步理解饮用水水质的检测技术。提升实际检测能力。
f第六章土壤卫生
目的要求:
一、掌握:1土壤的卫生学意义。2的土壤污染的概念。3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镉污染危害和痛痛病。二、熟悉:1壤污染物的来源、土壤污染的自净。2农药污染的危害。3土壤卫生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熟悉固体废物控制标准。三、了解:1土壤的特征及其与环境污染物降解的关系。2生物性污染的危害。3土壤卫生防护;了解土壤卫生监督与监测。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4学时。实验课:8学时。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本底值、土壤污染、土壤污染自净、痛痛病。二、主要教学内容:(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1土壤的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