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指数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及其简单的应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与底数a的关系.【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发现式,数形结合,由一般到特殊,讲练结合和小组合作等的教学方法.本节课由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导入新课,引入指数函数的定义,并通过一组练习深化指数
函数的定义.先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得到指数函数的图象,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充
分利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为了加强学生对函数性质的应用,讲授一道比较指数
幂大小的例题,然后安排一定数量的练习,体现练为主线,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环节导入
新课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通过实例
问题:日本的投降,就是美国把原子弹教师分析解题的过引入,让学生
投放到长崎、广岛的后果。其实原子弹爆炸程,得到y3x(x∈得到指数函数
就是1个中子击打1个铀核后产生能量并释N)而这个函数就的一些特征,
放出3个中子,这3个中子又打中另外3个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从而有了感性
铀核产生3倍的能量并释放出9个中子,这习的指数函数
认识,对理解
9个中子又击中9个铀核……这样的击打进
和掌握指数函
行了x次后释放出的中子数y与x的关系是。
数的定义、性
质会起到很好
的帮助作用.
一、指数函数的定义
教师板书课题.由实例的
一般地,函数
引入,进而归
y=axa>0且a≠1,x∈R
纳出这种自变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定义域为
量在指数位置
R.
上的函数
通过探究问题,指数函数.
探究1
教师强调指数函数
y=2×3x是指数函数吗?
的解析式y=ax中,
ax的系数是1.
探究2为什么要规定a>0,且a≠1呢?
学生分组合作
1若a=0,
探究教师提出的问
对于a>
则当x>0时,ax=0;
题.教师在学生分组0,且a≠1这
1
f当x≤0时,ax无意义.
探究的过程中巡视
2若a<0,
指导.
则对于x的某些数值,可使ax无意义.
如-2x,这时对于x=14,x=12,…
等等,在实数范围内函数值不存在.
3若a=1,则对于任何x∈R,ax=1,是一个常量,
没有研究的必要性.
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所以规定a>0且a≠1.
在规定以后,对于任何x∈R,ax都有意义,且ax>0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