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些学校可能没有这些化学药品。此外,被检测的食物也可能影响结果,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用米汤做这个实验会变蓝色,而且碘酒的浓度小些现象较明显。又如,七年级下册“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在了解眼球的结构时,除了让学生观察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外(也可使用课件显示),还让学生观察眼球模型,目的是让学生除了了解平面结构还要了解立体结构,从而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眼球的结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重要的课程资源,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要经常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积极探索新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3)学生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等更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如:有的学生参观过动物园、植物园;有的学生领略过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的风光;有的学生有过饲养家畜或种植花卉的经历等。另外,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课程资源可以利用,家长能够指导或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家庭中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书刊、可供学生探究使用的教材用具;家庭种植的植物、饲养的动物等,以上都是无形的课程资源。这样每名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和学习。每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是一个知识源,蕴藏着巨大的可开发与发展的潜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活力的可共享的资源。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和体验,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在观察菌落时要配制培养基,所需材料为:琼脂(是一种煮沸冷却后能胶化成为固态的物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等。其中琼脂不易得到,所以一般的学校都不能做这个实验。学生听了后很失望,但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学生提出用果冻来做。经过了解发现:原来一般果冻中含有类似琼脂的胶体,如海藻胶,卡拉胶等天然胶体。然后由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学生买来果冻,学生把果冻取出放入烧杯中加热,果冻开始溶解,为防止烧焦,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入牛奶也可不加,因为果冻中原本就有营养,当变成液体后再煮沸一段时间灭菌,让其自然冷却。培养基就制好了。结果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实验。由此可见,合理利用和开发学生自身的资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开发学生内在潜能,教师要允许学生挑战权威,鼓励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总之,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学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