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工作的人员要求社区出具其现实表现证明,商业保险、交通事故理赔时要求社区出具亲子关系证明等,这些情况社区都很难核实。
盖章责任风险大且群众意见多。社区公章使用远远超出了其居民自治组织的职能范畴,给社区带来了很多困惑和担忧。据社区反映,社区最为难的是居民在办理抵押贷款、营业执照、房屋买卖、离婚官司时,有关部门要求社区出具居民收入、房屋产权归属、居民家庭内部情况、婚姻状况等方面的证明,稍有不慎,社区就会陷入纠纷,甚至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对于一些部门、单位随意要求社区出具证明的现象,居民群众也很反感,明明凭有效证件就可以证明的事项,偏偏要求居民多跑一趟社区,碰上社区不了解情况不肯证明,又有一番解释争论,既增加了群众办事的难度,又影响了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的关系。
二、社区盖章乱象原因剖析社区“万能章”现象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社会信息系统不完善、部门服务意识不强等直接原因,又有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区体制机制不顺等深层原因。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不对等。从工作任务来看,随着城市体制的不断调整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社会群体汇聚到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淀到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集中到社区,
f社区日益成为社会综合管理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从工作方法上来看,随着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思想的变化和利益的调整,城市社区居民大多数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社区在公共服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网格化管理推行以来,社区的主导作用和公共需求服务更加明显,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依赖性,从而使社区成为各种公共服务的汇聚地和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地,被推到了社会管理的前沿阵地。社区“万能章”现象,正是伴随着这些职能向社区转移和扩张而产生的,是其工作随意性、无序性的现实反映。
少数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不明确。在社区一年出具的1000多份各种证明中,除少数属于居民自治和政府明文规定的赋权范畴外,绝大多数还是一些部门、单位在为群众办理各种证照、手续时,把社区盖章作为前置条件。这一方面说明职能部门权力下放、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有利于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另一方面,不排除一些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盈利性组织为减轻工作负担,将各项行政事务盖章、调查核实工作程序转嫁于基层社区承担。如工商部门在办理营业执照时,要求社区出具不扰民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