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教学案例
本节让学生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春秋五霸和战
国七雄的名称与具体的地理位置。通过让学生了解争霸斗争的史实具有较大的趣味性和生动
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意志。
一、目标:
使学生掌握周朝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并能识读春秋
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的史实。
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
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
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
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东周开始的时间?东周包括哪两个时期?两个时期名称的由来与哪些历史有关?学生
阅读课本思考回答(课件展示)
(意图:让学生明确历史概念,考察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和新知识的预习情况。为本课的学
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春秋五霸
1春秋诸侯争霸的背景。
提问:春秋争霸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的?
设计: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先组内发表意见后在班上交流。(课件展示答案)
教师过渡:春秋时期历时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
2春秋五霸:
提问:春秋五霸指哪些?各自的位置?(课件展示
春秋形势图)
学生:观察形势图,掌握好两种说法的五霸名称,介绍春秋大国位置,画出方位示意图。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逐渐树立起空间概念。充分发挥地图辅助文字的作用。
提高学生对历史史实掌握的准确性,不断地重复,尝试回忆加深记忆。便于发现学习过程中
的问题及时弥补。)
3齐桓公争霸:
原因:教师:分析设计如下的思考题:
1齐国发展生产,有哪些有利的环境资源条件?
2采取了哪些有利的措施?
学生:阅读教材叙述改革措施,评说管仲改革的作用。(将归纳要点课件展示一下)
标志:教师增加葵丘会盟的时间、盛况、意义
设计思考题:改革与富国强兵之间有什么联系?(渗透改革是强国之路的思想。)
4、晋楚争霸
(1)、晋文公改革
提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