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资料阅览室、心理宣泄室)同时安排了学生助理协助开展工作,致力于满足了我校师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学校每学年专门为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
精选
f生心理档案;坚持做好心理辅导记录。2、个别心理咨询的内容、途径及时间确保心理咨询工作卓有成效,及时有效地减轻甚至消除学生的各类心理障碍,在学校
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使我校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受心理咨询,不
再把它神秘化,而能普遍地接受和主动地寻求咨询,大部分学生通过心理咨询后能全面、
科学地认识自身问题,并提高了对心理保健的兴趣与重视程度。咨询内容主要有学习心理辅导、情绪心理辅导、交往心理辅导、青春期心理辅导、自我
意识辅导、职业选择辅导等等。咨询途径:一是学生自愿前往咨询;二是班主任老师推荐;三是辅导老师访谈。咨询时间:每天课外活动时间。值班教师:每天1-2名(专兼职)。3、办好心理咨询信箱、网络咨询服务、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使那些不愿和辅导老师见
面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寻求帮助。同时,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工作制度(如保密原则等)。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辅导教师、班主任、学校及时了解学生,有的放矢的开展心理辅
导与咨询工作。(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1、主要是面对特殊年级及未开心理课班级的学生。2、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确定讲座的专题,如青春期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情绪心理
辅导、人际交往心理辅导等,原则上每学期举行一至两次讲座。3、心理讲座由专职心理老师负责,也可请心理专家来学校为师生举行讲座。(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成长”的需要,也是广
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全员参与、学科渗透”文件精神的要求。1、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自信心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记
忆、情感、意志品质;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即教师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轻松的课堂心理氛围,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性更好的发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3、教师利用教材和课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20132014年,要求科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学期工作计划、总结中,要有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计划或效果反思。20142015年,任课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寻找各科教学中的心理训练对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