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寒下之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烊化芒;肠痈初起痛拒按,散结消肿服之康。
组成:大黄12克(四两)牡丹皮3克(一两)桃仁9克(五十个)冬瓜仁30克(半升)芒硝9克(熔化)
大黄牡丹汤是治疗肠痈的一个常用方,可以说是常用方剂,也可以算是基础方剂,过去就是直接用这个方根据它热毒的轻重、湿阻的情况、瘀血的情况,加味了。后来中西医结合治急腹症用这个方作为基础方辨证,产生了三个治疗阑尾炎的常用方。肠痈形成的原因,一个,人们传统中医提法上有喜怒无常,比如说喜怒无常,就是情志上的一些刺激,但情志的一些影响可以影响肝气,肝气疏泄障碍了,一个影响到脾胃的运化,一个方面影响到血行的一个通畅问题。所以这是一个,历来认为情志,七情的郁结类的和肠痈诱发有关。这是我们中医的看法。第二个,饮食不节,跟消化、饮食有关,饮食不节可以产生湿蕴。第三个跟寒温不调,寒温不调,气候变化不适应。另外,作为中医认为饭后急走,或者摔跤、坠下,损伤肠络,也可以导致肠道气血瘀滞,那就跟一些一定程度的外伤这类有关了。
f从它的病机来讲,主要跟湿热有关。这个方,过去都说这个方用于肠痈初起,尤其是肠痈初起脓还未成,但实际上已成、未成都在用,关键是灵活加减使用了。有各种原因导致湿热阻滞在肠道,阻滞肠道,搏结气血,腐败血肉,造成局部开始肿、痞,痞就是闷塞不舒,肿胀,疼痛非常剧烈,不通则痛。湿热在肠道搏结气血,瘀结成痈,我们说湿热瘀结成毒,在肠道可以形成像痢疾一类的,它这个是痈疡发于肠道而已,内痈,所以初期瘀结在右下腹,右少腹疼痛拒按了。为什么?肠痈发生中医过去都认识到阑门那一带好发,所以右少腹了,腹痛拒按。可以有,按到有肿、胀这个特点。小便自调,主治当中是一种鉴别诊断,考虑这个,下面不是疼痛吗,右少腹疼痛拒按,疼痛也很剧烈,其痛如淋,有点像这个,疼痛很剧烈,像淋证一样,但是小便自调,排除在水分,而涉及到血分,涉及到气血的瘀滞,这是一种鉴别诊断。由于气血瘀滞,瘀结成痈。成痈开始就相当于体表有红肿热痛,以后腐败血肉可以化脓了,那就痈完全成熟了。在这个肠痈已成的过程当中,化脓过程当中,造成气血以及营卫的不和,所以可以阵阵地发热,也可以阵阵地发热,发冷,发热了。这个一阵产生发冷发热反映出内在的肠痈已成。这种发冷发热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从整体由于湿热郁蒸所造成,舌苔可以是黄腻,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