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温经散寒之当归四逆汤
温经散寒适应的病证跟外寒有关,由外寒直中,越过体表皮毛,主要涉及到经络、肌肉、骨节,这一些由寒邪为患为主的这类证候。当然这类病证的发生跟外寒有一定关系,外寒直中,同时也有体内的阳气不足,内寒招致外寒这样的一种常见的可能。所以从它的基本病机来看,寒邪直中能够因为寒滞经脉,引起了血脉不利,血脉运行不通,不通则痛,产生以疼痛为特点的一类病证,包括痹证。另外呢,寒凝经脉,气血瘀滞,也可以产生像阴疽一类的阴证的疮疡,这一类的外科病证。这是这个寒滞经脉,引起血脉不通,气血瘀滞,这是一个总的病机。当然寒滞经脉有外邪直中因素,也有体内正气亏虚,特别是阳气亏虚,阴血不足,这些正虚的特点。
当归四逆桂枝芍,细辛甘草木通着,再加大枣治阴厥,脉细阳虚由血弱,内有久寒加姜茱,发表温中通经脉,不用附子及干姜,助阳过剂阴反灼。
组成:当归(12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3克)、通草(6克)、大枣(8枚、擘bo)、炙甘草(6克)。
f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当归四逆汤是寒伤血脉,血脉凝滞,当归四逆汤证的基础,一般认为本身就有阳气不足,阳气不足,阴血也不足。阳气不足,阴血不足,感受寒邪,所以既有体质的阴阳两虚的特点,又有外邪直中的因素。从病机分析来说,外邪直中和体内本身阳虚不温,阳虚失温有关,也和外邪直中有关,造成手足厥寒,舌淡苔白。寒性收引凝滞,造成血脉不通,除了寒性收引凝滞,本身阴血不足,脉道不充也有关系,所以血行不畅以后,不通则痛。当它血脉不充,感受寒邪,出现脉虚欲绝。在《伤寒论》上,这个方的主证以手足厥寒体现阳虚,脉细欲绝,体现阴血不足,寒凝血滞,这个为代表。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主之。
这个证候多发生在寒邪直中凝滞产生的一种手足厥寒兼有疼痛,包括现在很多像冻疮、冻伤,以及痹证受寒发作等,各个关节部位反映出来的痹证,包括可以是手足、腰腿这类骨节由于这个寒邪凝滞,阴血不足产生的痹证也是常用的范围。这个方在临床治疗中用于冻疮、冻伤也很多。
f这个方的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反映了外来之寒,温并兼散,养血通脉是考虑血脉瘀滞不通和疼痛,或者针对像脉细欲绝,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