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引读者的眼球,或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戏说历史,态度极不严肃,或捕风捉
影、夸大其词,或无中生有、胡编乱造,或张冠李戴、漏洞百出,这些作品粗制滥造,不仅起不到任何资
政育人的作用,反而把读者引入歧途,所以,领导干部读史一定要小心谨慎,提高辨别能力,不要被一些
所谓标新立异的提法和“揭秘”等字眼所迷惑。
还原历史之所以困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认识上的障碍,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好党性与科学
性的关系。党性原则体现为两点:一是实事求是精神。无论是指导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要从实际出发,
从事实出发,并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忠于事实,忠于历史;二是人民的立场。共产党人没有自己
的私利,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原则,以人民的意志为意志,做到为了人民的利益坚持对的,为了人民
的利益而改正错的。这些也正是科学性的主要内核。由此可见,党性与科学性是完全一致的。这里需指出
的是,对历史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是错误的。所谓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以“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
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否定革命、否定社会主义、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其三,总结历史经验。
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如果不善于从自己发展的正反经验中学习,就没有希望。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
宝贵财富,错误、失败的教训也是宝贵财富。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制定党的方针政策,就能统一
f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科学总结党在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帮助领导干部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
客观规律;有助于领导干部培养强国富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有助于领导干部提高制定
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从而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
学习历史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即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党员干部把学习的
重点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的历史上。通过学习历史提高历史素养,对建设一
支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
义。
学习历史,要把着力点放在把握历史规律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曾说:“言国情者,必与
历史并举”。因为“昔日之国情,即今日之历史;来日之历史,犹今日之国情。”一个民族如果不能把握自己
历史的规律,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
历史,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