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
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
学习历史,有助于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使国家富强,使人民幸福。马
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谁能代表人民的意愿与利益,谁就能执掌政权。一个政党有没
有感召力,一个政权能不能长治久安,关键就看它能不能得民心。历史一再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
心者失天下,这是治国铁律,也是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的主线。靠什么得民心?为民谋利、执政为民是得
f民心的关键所在。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与亡朝都无不证明这一点,现代中国政治舞台上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党
政权易手的事实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心一意谋发
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使中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开始向全面小康社会迈
进,赢得了民心,巩固了执政地位。
学习历史,要把着眼点放在解决现实问题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
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
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认真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把
着眼点放在解决现实问题上来。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社会经济成分、经济利益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观等正朝着多样化发展,贫富
差距逐渐拉大,社会矛盾日趋凸显。领导干部从历史经验中汲取营养,就是要从历史王朝的兴替中认识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认识到民心向背对执政党的重要意义,更加坚定地履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更加坚定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两个务必”,切实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不断实现
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各项工作中去。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