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马铃薯加工产品需求的50以上将由国产产品满足,而且越来越多的马铃薯加工产品将成为净出口产品。
3马铃兽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与发展潜力明显虽然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生产和加工环节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果这些制约因素得到明显改善,未来我国马铃薯产业将步人良性快速发展轨道。31“两小两低”制约马铃薯生产的健康发展一是合格脱毒种薯比例小,种薯的增产潜力发挥不够。我国脱毒种薯应用面积仅为马铃薯种植面积的2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90以上。由于种薯带毒,马铃薯病害发生严重,导致减产10一30,严重的达到70以上,而使用合格的脱毒种薯,增产幅度一般可达
可编辑
f精选文档
30一50。近年来,甘肃、宁夏和贵州等省区马铃薯产量的迅速提高,主要得益于脱毒种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我国80的马铃薯播种面积还没有使用合格的脱毒种薯,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缺乏质量标准和检测手段,种薯质量参差不齐,成为制约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
二是专用品种推广力度小,优化产业结构的支撑能力弱。多年来我国马铃薯育种方向以鲜食、抗病为主,侧重于中、晚熟品种,忽视了加工等专用品种的选育,导致马铃薯品种单一,早熟品种少,尤其是早、中熟鲜薯出口和加工品种奇缺,满足不了生产加工需要。种薯的专门功能开发不足,导致国内专用薯比例仅为5左右,而发达国家多在70以上。目前,在生产上一些相对较老的品种还在大规模使用,一批新育成的专用型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使用有限,马铃薯的市场结构优化仍需下大力气推进。
三是技术水平低,推动产业升级的动力不足。大部分地区农民仍然采用传统的栽培模式,生产管理方式粗放,特别是机械化程度低,机种、机收作业率不足1,而发达国家达到70。在马铃薯贮藏环节,基本以农户分散贮藏为主,设施简陋、贮藏量小、损耗大,影响马铃薯供应期和合格薯的供应数量,导致马铃薯加工企业经常也较易发生原料断档。较低的技术水平制约着我国马铃薯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滞后于马铃薯产业升级的需求。
四是单产水平较低,收益仍需挖潜。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我国马铃薯单产仅为35thm2,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40thm2,在全球巧5个国家中,排名第84位。这种单产水平,远低于世界前十位的国家单产水平,其中第一名新西兰的单产水平为4533thm2,是我国单产水平的316倍。发达国家马铃薯单产水平为我国的2一3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