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年级数学(课程名称: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材料: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授课时间:84授课时间:8490课时授课教师:授课教师:黄科大附中王林峰授课对象:一班、授课对象:黄科大附中一班、二班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5、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6、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点、线、面等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7、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8、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9、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相互转换等活动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10、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11、会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得到不同的截面。会想想圆锥、棱柱等几何体的截面。12、能够熟练地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13、会根据简单俯视图中有关数字画出其主视图与左视图。14、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组合体及俯视图中数字的变化导致三视图的变化,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15、培养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品质。16、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17、体会从古至今数学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18、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数学的存在及数学的美,发展应用意识。19、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进负数,然后使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0、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自主探索能力并体验成功21、认识数轴,借助数轴了解相反数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22、通过学习,使学生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3、使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熟悉绝对值的符号。24、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数的大小。25、通过利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26、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f27、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