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ll17401795)为他写的传记《约翰逊传》(TheLifeofSamuelJohso
),该书逼真地再现了约翰逊的神态容貌及人格力量,标志着现代传记的开端。
18世纪被称为“散文世纪”的另一个原因是小说的兴起。丹尼尔笛福(Da
ielDefoe16601731)的《鲁滨逊漂流记》(Robi
so
Crusoe)采用写实的手法,描写主人公在孤岛上的生活,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开拓者和殖民主义者形象,具有时代精神。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创始之作,为笛福赢得“英国小说之父”的称号。笛福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摩尔弗兰德斯》(MollFla
ders)叙述女主人公摩尔在英国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和小偷的经历。现实主义小说在亨利菲尔丁(He
ryFieldi
g17071754)的笔下得到进一步发展。他的《汤姆琼斯》(TomJo
es)故事在乡村、路途及伦敦三个不同背景下展开,向读者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风貌的全景图。小说以代表自然本性的汤姆与代表理智、智慧的索菲娅终成眷属结尾,表达了感情要受理性节制的思想。全书共十八卷,每卷
3
f都以作者对小说艺术的讨论开始,表现出菲尔丁对小说创作的一种理论上的自觉意识。与菲尔丁同时代的塞缪尔理查逊(SamuelRichardso
16891761)采用书信体创作了《帕米拉》(Pamela)、《克拉丽莎》(ClarissaHarlowe)。他将视角投入年轻女主人公的内心深处,心理刻画淋漓尽致,令读者潸然泪下。托比亚斯斯摩莱特(TobiasSmollett17211771)是18世纪中叶颇具特色的小说家。他的《蓝登传》(TheAdve
turesofRoderickRa
dom)继承欧洲流浪汉小说传统,布局松散,是一连串发展迅速、好恶交替、变化急剧的冒险经历的组合。劳伦斯斯特恩(Lawre
ceSter
e17131768)的《项狄传》(TheLifea
dOpi
io
sofTristramSha
dy)打破传统小说叙述模式,写法奇特。小说各章长短不一,有的甚至是空白。书中充满长篇议论和插话,并出现乐谱、星号、省略号等。斯特恩对小说形式的实验引起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的注意,《项狄传》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最典型的小说”。评论家指出20世纪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可以追溯到这部奇异的小说。
18世纪中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许多作家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给大自然和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带来的破坏发出悲哀的感叹,以大自然和情感为主题的感伤主义作品一度流行。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OliverGoldsmith17301774)的长诗《荒村》(TheDesertedVillage)是感伤主义诗歌的杰作。他的《世界公民》(TheCitize
oftheWorld)原名为《中国人信札》(Chi
eseLetters),虚构了一个在伦敦游历的中国河南人李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