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徒关闭的剧院重新开放,英国戏剧获得新生。这一时期出现的风俗喜剧是当时戏剧的最高成就,威廉康格里夫(WilliamCo
greve16701729)的《以爱还爱》(LoveforLove)、《如此世道》(TheWayoftheWorld)等剧作是风俗喜剧的代表作品。17世纪下半叶,约翰德莱顿(Joh
Dryde
16311700)驰骋文坛,集桂冠诗人、散文家、剧作家于一身。德莱顿关于戏剧创作和舞台艺术的论述构成英国戏剧史上第一组有分量的戏剧评论,他那简洁明朗的散文文体影响了18世纪许多作家的文风。四、启蒙时期文学(17世纪后期18世纪中期)
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确定了君主立宪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政权,英国从此进入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时期。18世纪初,新古典主义成为时尚。新古典主义推崇理性,强调明晰、对称、节制、优雅,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与和谐。亚历山大蒲柏(Alexa
derPope16881744)是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他模仿罗马诗人,诗风精巧隽俏,内容以说教与讽刺为主,形式多用英雄双韵体,但缺乏深厚感情。18世纪英国散文出现繁荣,散文风格基本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美学原则之上。理查德斯梯尔(RichardSteele16721729)与约瑟夫艾迪生(JosephAddiso
16721719)创办《闲谈者》(Tatler)与《观察者》(Spectator)刊物,发表了许多以当时社会风俗、日常生活、文学趣味等为题材的文章,他们清新秀雅、轻捷流畅的文体成为后人模仿的典范。乔纳森斯威夫特(Jo
atha
Swift16671745)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讽刺散文作家,他的文风纯朴平易而有力。斯威夫特的杰作《格列佛游记》(GulliversTravels)是一部极具魅力的儿童故事,同时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作者通过对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等虚构国度的描写,以理性为尺度,极其尖锐地讽刺和抨击了英国社会各领域的黑暗和罪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Joh
so
17091784)是18世纪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批评的巨擘,《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ThePrefacetoShakespeare)和《诗人传》(LivesofthePoets)是他对文学批评作出的突出贡献。他从常识出发,在某些方面突破了新古典主义的框框,不乏真知灼见。约翰逊的散文风格自成一家,集拉丁散文的典雅、气势与英语散文的雄健、朴素于一体。约翰逊在英语词典编纂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他克服重重困难,一人独自编纂《英语词典》(ADictio
aryoftheE
glishLa
guage),历时七年得以完成,这是英语史上第一部也是随后一百年间英国唯一的标准辞书。约翰逊青史留名,也得益于詹姆斯鲍斯韦尔(JamesB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