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济(Lie
ChiAlta
gi),把他在伦敦的所见所闻写成书信寄回北京礼部官员,以中国人的眼光对英国的政治、司法、宗教、道德、社会风尚进行批评。詹姆斯汤姆逊(JamesThomso
17001748)的《四季歌》(TheSeaso
s)、威廉柯林斯(WilliamColli
s17211759)的《黄昏颂》(OdetoEve
i
g)、托马斯格雷(ThomasGray17161771)的《墓园哀歌》(ElegyWritte
i
aCou
tryChurchyard)表达诗人对时代纷乱状态的厌恶和对“自然简朴安排”的向往,吐露了他们的内心感受。英国诗歌开始逐渐摆脱新古典主义的束缚,理性的优势地位为感情或感受所代替。
五、浪漫主义时期文学(17981832)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诗风大变。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
s17591796)给英国诗坛带来一股新鲜的气息。他的抒情诗自然生动、感情真挚,讽刺诗尖锐锋利、妙趣横生。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17571827)是版画家兼诗人,想象奇特,极富个性。他的短诗意象鲜明,语言清新,后期的长诗内容比较晦涩。他在诗歌中建立起自己一套独特的神话体系,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布莱克的革命性、独创性和复杂性使他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
1798年,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17701850)与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TaylorColeridge17721834)合作出版了一本小诗集《抒情歌谣集》(LyricalBallads),其中大部分诗歌出自华兹华斯之手,用简朴的语言描写简朴的生活。《抒情歌谣集》的问世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崛起。华兹华斯在1802年诗集再版时写的序中对诗歌作出了著名定义:“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溢”。浪漫主义是对新古典主义的反拨:诗歌内容不再是对现实的反映或道德说教,而是诗人内心涌出的真实感情;诗歌语言不是模仿经典作家去追求高雅精致,而是要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用语。浪漫主义诗人崇尚自然,主张返朴归真。浪漫主义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每个诗人各有其特征。同样是“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将大自然视为灵感的源泉,自然美景能给人力量和愉悦,具有疗效作用,使人的心灵净化和升华,柯勒律治则赋予自然神奇色彩,擅长描绘瑰丽的超自然幻景。乔治戈登拜伦(GeorgeGordo
Byro
17881824)和波西比希雪莱(PercyByssheShelley17921822)属于革命诗人,但拜伦自我表现意识强烈,而雪莱深受柏拉图哲学影响,憧憬美丽的理想和理念。约翰济慈(Joh
Keats17951821)一生追求美,是创造艺术美的天才诗人。19世纪20年代初,济慈、雪莱和拜伦相继英年早逝,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由强转弱,风势渐衰。
4
f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