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分别对应着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美德。如果人的灵魂中这三个部分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彼此协调一致而不互相干涉。“理智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一致赞成由它领导而不反叛”,这样灵魂就到达了和谐与正义。“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相互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他应当安排好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这样的人决不会染上通奸、不尊敬父母、不履行宗教义务的罪恶的,尽管有别人犯这种罪恶。”所以,柏拉图试图通过道德教育来塑造人的灵魂,使其三个部分之间协调一致,实现正义与和谐。他认为,在人的灵魂中存在着先天的“善”,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个“善”,实现个人的“善”。2使全体公民获得最大幸福,实现城邦的正义与和谐柏拉图道德教育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强调道德教育要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联系。他认为德性之所以重要,不仅由于它是个人的品质,而且由于它是维持一个共同体所必备的品质。在柏拉图看来,与人的灵魂中三个部分相对应,城邦也应该由三种人组成,即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在城邦中,这三种人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能,表现出相应的德性。统治者的职能是治理城邦,他们以追求“智慧”为德护卫者的职能是保卫城邦,他们以崇尚“勇敢”为德生产者的职能是创造财富,对于这些欲望强烈的人必须要求以“节制”为德。城邦的正义就是要求每种人各司其职而不相互干扰。“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当城邦里的这三种自然人各做各的事时,城邦被认为是正义的,并且,城邦也由于这三种人的其他某些情感和性格而被认为是有节制的、勇敢的和智慧的”。3培养“哲学王”柏拉图认为,要实现国家的正义与和谐,使全体公民获得最大幸福,关键是要培养出理想的统治者。由此,他提出了培养哲学王的设想,即未来的统治者,或是哲学家掌握权利,或是统治者成为哲学家。可见,柏拉图道德教育的直接目标就是培养和造就集政权和智慧于一身的哲学王。他认为,只有哲学王才真正具有管理国家的智慧、能力和品德。(二)德育的过程和方法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裴多篇》中,柏拉图论证了“学习即回忆”的理论。与其他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一样,柏拉图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构成的,这两部分可以彼此分离而单独存在。人的灵魂在取得人形以前,早已经在肉体之外客观存在着,它认识理念世界中的许多东西。但是当灵魂和肉体结合投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