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公民德育思想探讨
作者:聂笃雄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8期
收稿日期:20120517
作者简介:聂笃雄(1972),男,湖南隆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聂笃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部,贵州都匀558000)
摘要:柏拉图非常重视公民的道德教育,这与他的理论体系的建构密切相关。他认为道德具有可教性,学习即是回忆;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培养公民的节制、勇敢、智慧和正义四种美德。为了使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柏拉图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方法。
关键词:德育;道德的可教性;德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B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2)08016303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雅典创办阿卡德米学园,潜心学术研究、教书育人达四十多年之久,培养了一大批学者其中有人类导师之称的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批学生中的佼佼者。柏拉图教研实践活动,为西方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其代表作《理想国》一书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经两千多年大浪淘沙,至今依然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因此,分析柏拉图的德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柏拉图对道德教育非常看重
柏拉图之所以重视社会道德教育,是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的理论体系的构建密切相关。
柏拉图生活在古希腊城邦社会由盛转衰的重要时期,长达而是多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严重地伤害了雅典的民主政体。面对城邦分崩离析的混乱局面,柏拉图深感忧虑。他指出:“我们的城邦已经不依照传统的原则和法制行事了,而要建立一种新的道德标准又极为困难。再说,法律和习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败坏着,结果是,我虽然曾经满腔热忱地希望参加政治生活,但这些混乱的状况却使我晕头转向。”[1]面对社会的变故,柏拉图一直不停地思考着如何改进这种状况。他认为,唯有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力,他才能教导我们分辨出何者是正义,何者是非正义,城邦社会才能造就政治清明的局面。哲学家治国的重要任务是对公民进行教育,柏拉图指出,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是一件当政者应该注意的一件大家常说的所谓大事[2]。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城邦就会出现良性循环的局面“国家一旦很好地动起来,就会象轮子转动一般,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前进。因为良好的培养和教育造成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再接受良好的教育,产生出比前代更好的体质,这除了有利于别的目的外,也有利于人种的进步,象其他动物一样。”[2]
柏拉图重视道德教育,还与古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