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2013年5月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1、阅读书籍,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这一年来,我们阅读了德WA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吴俊明的《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和《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导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1条建议》以及《徐州教育科研》,《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教育教学著作和期刊杂志,并撰写了读书笔记。2、进行课堂实践研究⑴化学实验合作化“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宗旨和核心理念之一。但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态度,习惯,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互组合作学习。①科学分组。参与本课程的共有56位学生。通过学习态度,习惯,能力,兴趣,性格等方面的调查摸底,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类,在此基础上组建合作小组。每组设组长一人,在实验时分工合作,共同参与实验过程。②合理分工。为使实验时不出现混乱局面,必须进行合理分工。上报课题结题材料。
5
f例如:如何用球棍模型表达常见共价化合物?首先,准备了两斤新鲜的豌豆,玉米,半斤花生,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原子,还有一些细铁丝和剪刀。其次让学生分工合作搭建下列物质的球棍模型:HCl、Cl2、H2O、NH3、白磷、CH4、C2H6、C2H4、C2H2、环己烷、正丁烷、异丁烷、乙醇、二甲醚,氯化钠、干冰的晶胞和金刚石的晶胞的结构。因为源于生话的材料,学生兴致很高,效率很高。由于搭建的结构有易有难,组内分工合作,每位同学都有展示才能的机会,在实验过程中每位同学都能动脑、动手、动口,让每位学生亲身体验一些常见物质的空间构型。部分同学搭建了HCl、Cl2、H2O、NH3、白磷、CH4、C2H6、C2H4、C2H2,部分同学搭建了环己烷、正丁烷、异丁烷、乙醇、二甲醚,能力较强的同学尝试搭建了氯化钠、干冰的晶胞和金刚石的晶胞的结构。这种互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时间和空间。⑵化学实验趣味化科学探究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倡导学习者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这种思想,我们在校本课程中进行了《制作水果电池》的实验探究。在参加实验的56位同学的讨论的基础上我们为学生准备了铁丝、镁条、锌片,铜丝和石墨棒(直径1cm、长度6cm)番茄、草莓、西瓜、梨子、苹果等水果,万用表、砂纸、导线(带鳄鱼夹)、音乐贺卡(带发光二极管)、水果刀、纱布、小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