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依据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主体性教育理论。四、课题研究的目标本项目研究的目标是通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无效和低效的表现及成因分析,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尤其是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探索出提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创造有效和高效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探索和构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及其改进;2、历年全国高考探究性的实验试题;3、展现实验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优化实验的演示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5、深化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6、拓展实验成果,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
3
f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研究的难点是基于农村中学的现状,如何在较差的现有条件下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六、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实验、学生座谈、个人学习、高考实验研究、学科组研讨、外出观摩学习交流等方式方法。拟以课题组成员为核心,带动教研组学科教师学习研究教材演示实验和全国各地高考探究性实验题,并以教材演示实验或教材中出现的化学反应为基础设计改进实验或新的探究实验,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实验室做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七、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与具体实施步骤2012年3月15日2012年4月30日确立课题,进行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个人任务。2012年5月1日2012年7月31日验认真研究历年全国各地市的高考实题,把握高考实验题的出题方
向和动向。举行校级研讨会,交流教育、教学、研究心得。2012年8月1日2012年9月30日召开开题报告会,明确人员具体分工。认真研究教材演示实验,再次举行校级研讨会,交流教育、教学、研究心得。2012年10月1日2013年3月31日教学质量检测,参加各级实验教学交流活动,举行课题中期报告会,把对教
4
f材演示实验及高考实验试题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对全体师生进行问卷调研。完成课题终极总结报告。2013年4月1日2013年5月20日完善各种材料,举行县级研讨会和县级公开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