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它还包括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整体的“布局谋篇”,它是教学内容及其架构。在后现代课程观的视野中,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这个侧重点和主体的变化将更为强调跑步的过程和很多人一起跑步所形成的模式,而较少重视跑道本身。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蓝图,它规定教学的方向、范围和进路。好的课程设计一定要顾及到教学的可能与需要,给教学更清晰、明确和更富有内在关联的指引。而好的教学也需要教师更真切、更确当地把握课程的意图,理解学习内容的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课程设置确定以后就是教学的事了。课程反映着教育目的,教学目标落实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清晰描述的、可分解的任务。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可进一步解析如下:课程与教学的本质是变革与创生。课程是一系列教学事件,是教学的内容(对象)和施工蓝图。教学是课程的存有方式和实施途径,是课程的开发过程。11简述教育学原理对教师的成长价值一、从教育学所蕴涵的生命性中,获得强烈的生命感二、从教育学所具有的时代性中,获得鲜活的现实感三、从教育学的系统性中,获得严谨的逻辑感四、从教育学的开放性中,获得博大的境界感五、从教育学思维的穿透性中,获得现实的透析感12试述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同学们答题时发挥一下)教育学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教育学孕育萌发阶段
时间跨度: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城邦时期公元十七世纪初叶。该阶段可划分为两个小的时期:孕育时期和萌发时期1、孕育时期没有专门的教育家或教育思想家。如中国的孔子、孟子、墨子等,又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
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没有专门的教育著作。孔子的弟子们所写的《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论及教育最多
的两本著作。
f2、萌发时期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教育著作:中国古代的《学记》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古罗马帝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二)教育学的独立阶段这个阶段之所以被称为教育学的独立学科阶段,是因为:第一,提出了“教育学”概念;第二,有建立“教育学”的明确目的;最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三)教育学学科群形成阶段1、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英国斯宾塞(HSpe
cer,1820-1903)的《教育论》。德国教育家拉伊(WALay1862-1926)1903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
的系统论述。美国的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