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61、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教育评价应该是多
渠道的,采用多形式在不同的
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的。)
行设计
66、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①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
标准》②研究教材③教师要从课程
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编
排审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67、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
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
68、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师生的交往互动)
69、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①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
展功能②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
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③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
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
④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70、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不包括(D)
fA问题性
B开放性
C过程

D综合性
71、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
念)
72、新课程改革中,学科课程目标均由下列哪些方面构成(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73、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①教育功能观的转变②
教师观的转变③学生观的转变
④教学观的转变⑤评价观的转变)
74、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
向出现了哪些变化(由学科知识本位
走向学生发展本位、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
75、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的弊端是(①教学目标上只规定知
识方面的内容②内容偏难、深、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
③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④“刚性”太强,缺乏弹
性和选择性)
76、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
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标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
体现。②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
体。③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④教材是
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⑤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
标的合理性。)
f77.下列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的论述中正确的是(①知识经济初见端倪②国际竞争日益激烈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④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⑤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⑥世界各教育发达国给我国教改的启示)78、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调整原则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79、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