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牙列缺损临床路径
(2010年版)一、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牙列缺损(ICD10:Z46301或K08102)行牙列缺损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包括:1牙列缺损种植体植入术(ICD9CM3:235101);2牙列缺损种植修复ICD9CM3:234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牙列中1个或数个牙缺失,拔牙后愈合3个月以上。2年龄18岁以上,颌骨已发育成熟。3全身健康状况能满足常规牙槽突外科手术要求。4口腔软硬组织健康,剩余牙列情况、缺牙间隙大小、龈距离、咬合关系、颌骨形态、张口度等均满足种植修复要求。5X线片示拟种植区的牙槽骨量满足种植要求。(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f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符合上述诊断依据。2患者本人要求并自愿接受种植修复治疗。3种植修复以单冠修复方式。4无手术禁忌证。(四)临床路径标准治疗次数为≤9次。1术前准备2次。2种植体植入手术1次二期手术1次术后复查2次。3种植修复治疗3次。(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Z46301或K08102牙列缺损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f2全口牙周健康状况检查及基础治疗3X线片(曲面断层片、牙片、CT)4双侧颞下颌关节及咬合关系;5取研究模型,行模型分析。(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2建议使用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使用口腔抗菌含漱液,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八)手术日为第3次门诊日。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必要时加镇痛镇静治疗。2术中用药:局麻药物。3输血:无。(九)术后复查。1必须复查的项目:(1)曲面断层片、牙片或CT;(2)术区愈合情况。2根据患者当时病情决定其他检查项目。
f(十)术后恢复。1术后用药:(1)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2)使用口腔抗菌含漱液。2二期手术1次。3术后种植修复治疗3次。(十一)种植修复治愈标准。1X线片显示种植体位置、轴向良好,周围无透射区。2种植体无动度。3种植修复体能正常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