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或可能急性横贯性脊髓炎(ICD10:G373)。(二)诊断依据。根据2002年《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横贯性脊髓炎工作组)。1诊断标准:(1)急性发病的脊髓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症状和体征累及双侧,但不一定对称。(3)有明确的感觉平面。(4)神经影像学检查排除脊髓压迫症(MRI脊髓造影术)。(5)脑脊液白细胞正常增多或IgG指数降低增高;脊髓MRI阴性钆增强改变。若发病早期无炎性证据者可于发病后27天重复腰椎穿刺和MRI检查。(6)病情在发病4小时至数天达到高峰。2排除标准:(1)近10年脊髓放射治疗病史。(2)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
f(3)脊髓动静脉畸形的MRI表现(脊髓表面显示异常流空现象)。
(4)结缔组织病的血清学或临床证据。(5)感染性疾病的神经系统表现。(6)多发性硬化的头颅MRI表现。(7)视神经炎的病史和表现。完全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不具备任一排除标准患者可明确诊断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不完全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但高度怀疑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患者,可诊断为可能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第6版《神经病学》(贾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一般治疗。2药物治疗。3康复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46周。(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373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或可能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疾病编码。2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检查与治疗。
f3发病>28天的脊髓炎或可能为横贯性脊髓炎患者不再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心电图、X线胸片;(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抗“O”、血沉、C反应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3)血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ANCA、甲状腺功能及其抗体等;(4)头颅及脊髓MRI平扫与强化;(5)腰穿脑脊液检查:常规、生化、细胞学检查、IgG指数寡克隆区带、24小时IgG合成率;(6)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7)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腰穿脑脊液检查:TORCH、莱姆抗体等;(2)必要时行脊髓血管造影检查;(3)视觉诱发电位异常时行水通道蛋白抗体(NMOIgG)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