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内涵。然而其却在逐渐的流失,只有我们从自身做起,积极了解和学习,维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加强对于文化资源的创新力度,才能够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好的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能够展示出自己的特色,继续传承给子孙后代们。关键词:传统文化,缺失,传承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给后代留下了无穷无尽的财富,其中不乏传统文化、精神文明的精髓,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传统精神的影子却越来越模糊,传统文化逐渐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淡漠,现对于此种现象进行以下思考。一、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现象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为:“文化或文明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文化这一概念可再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结构层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在发展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的表现,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历史悠久、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我国国民对于传统文化概念性不强,这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得到很好地维护和发展,如韩国向联合国申请端午节为自己的世界文
f化遗产,在围棋界称雄日本发扬源于中国的茶道,且在对于儒家文化的研究有着比中国还要高的水平还有韩剧日剧冲击中国电视剧市场的现象都表明我国国民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和别国存在着差距,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流失。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学生曾在福州某小学和大学城中作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庆节。虽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但我国传统文化现状仍然令人担忧。外来文化冲击侵略,城市化演进使我国许多文化遗址遭到破坏,文化遗产受到严重损失,这一切着实令人叹息,发人深省。二、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文明的国度,这一点在唐宋之前尤为明显。可惜清朝的闭关锁国使我们落后于世界的文明发展步伐,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于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