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制度分析[摘要]我国是全世界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状况最严重的国家。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否完善,与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相关,与农村的稳定发展相关,甚至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相关。当前,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处在非均衡的状态,政府、现存养老保障制度下的受益方和失益方这三个角色不断地反复博弈是导致这种制度安排的不均衡状态持续存在的深层原因。[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制度分析一、前言所谓人口老龄化,指在总人口中,老年人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惯用标准,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人口老龄化1。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会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状况最严重的国家。而当前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必须重视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人口784亿,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则达到751%2。如此庞大的农村老年群体与城市的退休老年职工的重大区别是,他们没有工资,没有退休年龄的年限,往往忙碌一生,甚至直到丧失劳动能力后,生活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更不用谈享
f受退休金待遇。因此,如何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建立全面多支柱的养老
保障制度,是一项亟须解决的难题。不仅与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相关,与农村的稳定发展相关,甚至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相关。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形成原因及其影响(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间增长了7390万人,增长了584,平均年增长率057,比1990年到2000年期间的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0~14岁的人口占总量的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了629个百分点;而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了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3。有关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在2030年之前,中国将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22);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30以上3。(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原因从根本上讲,这种人口转变是医疗进步、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和经济发展的直接成就,也是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