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学校年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施方案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呼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教育的质量。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学校的深入实施,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促进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校本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以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培训一体化建设为重点,以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师资保障。二、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
在“教育就是服务,教育就是发展,教育就是幸福”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努力培育教师专业精神,创建学习型校园,打造“师德高尚、教艺精湛、思想活跃、教有专长”的学习型教师团队,分层次有针对性培养教师;创设“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专业成长氛围,打造“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文化”。(二)具体目标
教师通过专业发展的培训及研讨的参与,每个教师实现知识更新、专业道德、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具体目标内容:
1.结构合理:指教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合理,各科教师各项结构的比例合理。
2.数量稳定:指各学科教师数量基本稳定,有利于教师定向发展。
3.素质较高:德才兼备,敬业乐群,教有特色。
f4.要紧紧把握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两个重点,分别为他们设计发展目标。青年教师:要以德为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提高,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骨干教师:能在改革实践中学习提高,兼收并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三)分层目标
第一层次目标: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构建学习共同体,对教学上缺乏经验但可塑性强的年轻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培训,促进青年教师掌握新理念、新技术,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鼓励年轻教师向骨干教师学习好经验、好方法。
第二层次目标:对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通过校本研训使其尽快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技能,促其成长为骨干教师、校级名师和学校学科带头人。
第三层次目标:校内骨干教师、校级名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教学和课题研究实践、专家引领,接对帮扶等,提高其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成长为乡、县名师,乡、县级学科带头人。三、实施原则:1.全员性与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