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热点的评析与借鉴
课题名称:当代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热点的评析与借鉴课题级别:青年专项课题学科分类:比较教育课题负责人:程凤春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主要成员:陈锁明、洪成文、吴岩、俞继凤、王琴、吴志功成果内容:
一、该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真实地介绍国外最新教育管理理论成果,力求成果的应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当代教育理论和一般管理理论,主要是教学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等。
二、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四项:学校效能(有效性)理论的评析与借鉴,包括学校效能理论的缘起,影响学校效能的主要因素。教育管理者胜任理论的评析与借鉴,包括胜任理论的主要内容,胜任研究的应用现状。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理论的评析与借鉴,包括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的含义,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实现模式,ISO9000族标准对学校管理的意义,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之一。学校战略管理理论的评析与借鉴,包括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学校战略管理的一般模式,战略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应用研究。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f(1)学校效能是对“SchoolEffective
ess”的中文译法,又译为学校有效性。学校效能研究起源于1966年美国学者柯尔曼(JKoerma
)就“教育机会均等”所做的调查报告。到了1983年,美国“卓越教育全国委员会”发表了“危机中的国家”报告书,各地纷纷以“卓越、效率、平等”为目标,进行教育改革,学校效能问题引起世界更广泛的注意,学校效能研究高潮迭起。
由于研究者采用的方法不同,“学校效能”被赋予不尽相同的含义。英国伦敦大学PeterMortimore教授的定义是:一所有效能的学校应是“能够使得学生实际的学习进步大于根据起点做预测获得的学习进步的学校。”荷兰的JaapScheere
s教授将学校效能研究描述为“以寻找或发现对学校的产出有积极影响的学校特征或其他因素为目的的研究。”亚当斯(AAdams)从国际比较教育角度出发,把“效能”与“质量”等同。在所有关于学校效能的理解中,学生的学习“进步”程度都是重要的指标或关键词。
学校效能研究的领域主要是中小学,研究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每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学生毕业率、获各种证书的比例、平均成绩(主要科目);二是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教育质量学习成绩,或者说,如何促进学生的进步。总起来说是为了教育质量和教育平等。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