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技术发展现状
111城市地下管廊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城市地下空间不断被开发,综合管廊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认识。
我国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是1958年在北京市某广场下建设约13km的综合管道,断面为方形,宽3550m,高2330m,埋深7080m。
1978年12月23日,宝钢在上海动工兴建。被称之为宝钢生命线的电缆干线和支干管线大部分采用综合管廊方式敷设,埋设在地面以下513米。
1978年,大同市在新建道路交叉口以下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沟内设置有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给水管道、污水管道。
1985年,北京市建设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综合管廊,其中容纳服务于2栋公寓大楼、1栋商业大楼、1栋办公楼的公用管线,管廊内有电力、通讯、供热管。
1988年,天津新客站工程为穿越7股铁路线路建设了一条约为50m的地下综合管廊,内设雨水管道、给水管道及动力控制线。
1991年,济南3号矿井工业场地地下综合管廊开始建设,至1993年底共完成1806m。
1994年,上海开始建设浦东新区张杨路地下综合管廊。张杨路地下综合管廊位于浦东新区张杨路南北两侧人行道下,西起浦东南路,东至金桥路,全长11125km。沟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横断面形状为矩形,由电力室和燃气室两部分组成。电力室中央敷设给水管道,两侧设有支架,分别设电力和通讯电缆;燃气室为单独一空室,内敷设燃气管道。地下综合管廊还配备各种各样安全设施,有排水、通风、照明、通信广播、闭路电视监控、火灾检测报警、可燃气体检测报警、氧气检测、中央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
1997年,连云港建造西大堤地下综合管廊。断面为梯形,构体北侧为挡浪板,
f南侧靠内海,设宽为40m的防撞墩,沟内高为1517m,宽为1724m,内设给水管道、电力电缆、电信电缆。
1998年,天津在塘沽某小区内建造了410m的地下综合管廊,断面为矩形,宽为23m,高度为28m,内设采暖管道、热水管道、消防管道、中水管道等。
2000年,北京某道路改造工程在道路两侧的非机动车和人行道下建造了600m的地下综合管廊。南侧断面为矩形,宽为1115m,高为27m,埋深约20m,采用明挖施工,内设电信电缆、热力管道、给水管道、电力电缆;北侧断面为圆形,直径为3m,采用暗挖施工,内设电信电缆、天然气管道、给水管道。
2001年,济南市泉城路地下综合管廊分南北两条,高为27m,宽分别为34m和375m,内设监控、消防、通风、排水系统,地下还将建设主控室,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