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同步
58(B)的目的是要解决一些共同的问题,让新员工尽快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黄皮
书P119)
(A)文化课学习
(B)上岗前的集中训练
(C)专业课学习
(D)上岗后的分散训练
59岗前培训的优点不包括(C)。(黄皮书P136137)
(A)规范性强
(B)物质条件好
(C)适合技术性强的岗位
(D)有时间保障
60以下关于岗前培训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C)。(黄皮书P142)
(A)对公司及部门层次、工作层次主题的划分
(B)需要规划岗前培训中的技术类和社会类课程
(C)岗前培训中的全部内容都是固定不变的
(D)培训计划是由文字和表格两部分内容所组成
61以改善绩效为目的的培训的特点不包括(B)。(黄皮书P145)
(A)以一对一为主要指导方法(B)培训时间长内容广
(C)以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为依据(D)是任职前培训的延续
62在管理人员的培训中,四级培训的目的是(D)。(黄皮书P151)
(A)塑造领导能力
f(B)开发参与者的企业家潜能
(C)让参与者准备好参加初级管理者工作
(D)提高参与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
63如果一项培训内容的掌握有赖于实践,那么这项培训就适合于(B)。(黄皮书P167)
(A)课堂培训
(B)现场培训
(C)业余自学
(D)情景模拟
64在确定培训项目个人收费标准时,考虑到送培单位及学员的承受能力,一般将管理费用
系数控制在(D)。(黄皮书P185)
(A)1~2
(B)3~5
(C)8~10
(D)10~20
65绩效的特点不包括(D)。(黄皮书P188189)
(A)多因性
(B)多维性
(C)动态性
(D)可控性
66在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过程中,(C)为“定义绩效”提供了内容上的技术支持。(黄
皮书P193)
(A)工作标准
(B)工作规范
(C)岗位说明书
(D)企业战略
67考核标准应适应相同类型的所有员工,即一视同仁。这符合绩效管理制度的(C)。
(黄皮书P202)
(A)客观性
(B)可操作性
(C)可靠性
(D)有效性
68以下关于工作要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皮书P214)
(A)它可能是大量的非重复性活动
(B)一个岗位的工作要项约4~8个
(C)它可能是对组织结果有重大影响的活动
(D)抓住了工作要项就等于抓住了关键环节
69品质主导型的绩效考评不适合于对员工的(D)进行考评。
(A)工作潜力
(B)工作精神
(C)沟通能力
(D)工作质量
70不同岗位和行业对绩效考评的标准、方式和内容要求不同,因此绩效考评应具有
(A)。
(A)针对性
(B)导向性
(C)指向性
(D)多维性
71(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