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高职教育探析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开发课程开发人力资源开
职业技术培训
“高等职业院校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1。高职院校组建以来,紧紧围绕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需求、大力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全力培养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一线需要的实用型、技术型、技能型应用人才。一、以职业能力培育为导向,大力推进专业开发。专业开发是依据就业导向(市场导向)的原则,在调研的基础上实施职业院校新专业开发以及老专业调整改造的一个系统运作过程。专业开发是职业院校办学的核心工作,专业开发的优劣决定了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2。”高职院校坚持以统筹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引领,以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为根本,以达州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人才需求变化趋势为依据,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产业优势,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灵活调整专业,凸显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区域性。该院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大力推进“三个零距离接触”,即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零距离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及时掌握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实时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主动适应行业、产业发
1
f展需要,服务行业、企业和农村,切实增强学生就业能力。高职院校注重“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时更新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把相近专业进行规范归类,拓宽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选择3”,凸显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适应性。该院在专业开发过程中,坚持“三个结合“,即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三个淡化”突出,即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淡化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训室的界限,淡化专业课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准确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开拓创新;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上,科学规划,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之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